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方志编修 > 大事回眸

二、农业开发区纪实---(六)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是阿拉善盟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生态移民安置基地,位于阿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境内,北距盟府巴彦浩特116公里,东距宁夏银川120公里、青铜峡市60公里,南距宁夏中宁市50公里、中卫市55公里。示范区土地辽阔,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海拔1430米,年降水量100-200毫米,年无霜期150-156天,年平均风速3.0-4.0米/秒,年平均气温8.3℃,年≥10℃有效积温3392℃,是较为理想的农业种植区。示范区规划面积24.6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7.2万亩,现已开发土地11.7万亩。

  示范区高扬程引黄灌溉工程是1988年经国家水利部,计委批准立项。1990年12月国家水利部以水计(1990)195号文批准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设计任务书,批准设计提水流量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立方米/秒,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北干渠二号跌水处引水,经四级泵站加压提水到孪井滩灌区,总扬程238米,净扬程208米,装机2.7万千瓦,输水干渠全长43.15公里。

  1991年9月15日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93年11月3日,孪井滩扬黄灌溉工程水电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并于11月9日一次通电试水成功。

  1994年4月19日—20日,孪井滩牧民搬迁工作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孪井滩牧民搬迁具体工作,阿左旗、阿右旗、巴镇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后,与会人员到孪井滩灌区勘察落实划分土地范围。同年,阿左旗、阿右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的贫困牧民和困难企业,国营农牧林场站下岗职工1168户4789人陆续搬迁移民孪井滩从事农业种植。1994年11月1日-18日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第一次上水进行冬灌,完成冬灌面积20893亩。1995年,灌区土地开发面积2.5万亩,年上水量109.97万立方米。1995年3月阿拉善盟孪井滩水电管理处成立。1995年11月,孪井滩泵站、干渠、输变电等主体工程竣工,并一次通电试水成功。1998年6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等部门验收。工程总投资为10569.6万元,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扬水泵站4座,设计总扬程238米,净提水高度208米,其中一、二泵站为76米,三泵站为46.2米,四泵站为39.8米,各装SA系列大泵3台、小泵3台,总装机容量20790千瓦,扬水设计流量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立方米/秒,4条干渠长43.15公里,渠道桥、闸、涵等建筑物26座;隧洞一座长111.5米;渡槽3座,长810米(81跨×10米);引水渠扩整26公里;水电调度中心大楼及辅助设施5132.5平方米;110千伏变电站3座,输电线路一条29.96公里;35千伏变电站2座,输电线路1条28.24公里;10千伏线路2条34.3公里。

  1998年4月,阿拉善盟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

  1999年,孪井滩开发区安置贺兰山退牧还林还草生态移民209户780人。

  1999年6月,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嘉镇党委、政府搬迁到镇区中心大楼办公。2002年1月,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开发区,改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孪井滩生态农业开发区”(内政发[2002]3号)。2002年,孪井滩开发区安置以移民扩镇和退牧还草为主的生态移民211户887人。2004年1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更名请示,将“孪井滩农业综合开发区”更名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内政发[2004]359号)。2005年5月24日,孪井滩西瓜协会成立,并转入正式运行阶段,并在同年6年底成功注册了“孪井滩牌”西瓜商标。2005年6月23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塔日阿图嘎查的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工程由自治区水利厅批复立项,总投资112.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万元,地方匹配32.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衬砌U型预制混凝土板农渠65条,总长为26.4公里;安置斗口远程智能计量控制量水设施2座。

  2005年7月5日,嘉青公路正式开工建设。该线全长37公里,起点位于孪井滩镇区内长照公路十字路口,途经示范区所辖的7个嘎查,终点为宁夏井沟道班路口。该公路规划为三级公路,路基宽8.5米,行车道宽7米,路面等级为次高级路面。

  2005年7月12日,孪井滩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05年7月28日,孪井滩呼布其嘎查建设了全盟第一座节水灌溉水渠,该项目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4年在我盟投资100万元建设的4个农区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水渠全长21公里,可灌溉农田4 000亩;该工程总投资160万元,其中2004年自治区投资60万元,2005年投资100万元,嘎查农民投工投劳累计达41万元。

  2005年10月,孪井滩“八一”希望小学和嘉镇小学并入到了阿左旗七中,从而建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师资、教学设施的优化组合和资金的集中使用。

  2006年3月,超格图呼热苏木整体合并到嘉镇,人员上岗工作于4月底全部结束。

  2006年5月18日,阿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管委会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会同盟国土资源局、阿左旗国土、农牧、水利、林业、交通等行业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在阿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组织召开了《阿拉善左旗嘉尔嘎勒赛汉镇2005年度国家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初步设计》评审论证会。

  2006年7月7日,嘉尔嘎勒赛汉镇巴兴图石墩子风力发电场建设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该风电场建设预算2.7亿元,风电场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万千瓦,2006年底工程竣工并网发电。

  2006年7月10日,孪井滩德隆棉花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预计总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一个占地29704平方米的公司,主要承担棉花的收购、加工、销售、种籽试验销售、农副产品销售等业务。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经过16年的开发建设到2006年底,先后安置阿左、阿右两旗33个苏木镇87个嘎查生态移民5446人,安置困难企业、下岗职工1000余人。已开发土地11.3万亩,其中耕地10万亩,林地1.3万亩,2007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初步形成了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和玉米、西瓜、油葵等特色农业基地,建成了120座高效日光温室。2006年底,全镇工农牧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79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65元。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节水灌溉、土地整理项目、节水改造土地8878亩,新增水泥防渗农渠51.6公里,完成镇区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和镇区电网改造,成立了孪井滩供电所和自来水公司。先后完成了孪井滩至长中公路10公里,至照壁山118公里,至青铜峡38.6公里三级黑色路面建设工程,四条山岗通隧全部贯通。截止目前,四条出境通道、农牧区村村通、镇区市政道路建设共完成建设里程161.206公里。其中:三级公路92.006公里,四级公路20.7公里,三级砂石路48.5公里。网通、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都已覆盖孪井滩。建成了嘉兴路、幸福路、孪照公路十字路段三条镇区主街道,街道净化、绿化、亮化相继完成。建成了孪井滩玖隆热力公司,成立了孪井滩劳动力市场和劳动者之家,已有200余家工商业网点落户孪井滩,城镇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编辑:
信息来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