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方志编修 > 大事回眸

二、农业开发区纪实---(七)老崖滩开发

  老崖滩扬水灌区位于阿左旗巴彦木仁苏木政府驻地以北7公里处,东临黄河,北至付家湾,西靠乌兰布和沙漠,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12公里,黄河古河道改道淤积形成滩地数万亩,灌区海拔高程1060-1070米,地面平坦,土质为中层的浅色草甸土、表层的灰漠土和风沙土,适于发展农业种植。1965年、1976年和1981年曾在老崖滩灌区以东黄河河沿上兴建过简易扬水站,但因此段黄河河床频繁的摇摆不定,取水口淤积或调空而失败。1973年在老崖滩灌区人工打井灌溉,也因地下水水质矿化度高而被迫废弃。1967年兴建的老崖滩扬水灌溉工程,选择河岸稳定、河床为基岩的苏木政府所在地作为取水源头和泵站建设地点,具备建设永久性提水工程设施的先决条件,并由群众投劳筹资建成扬水站一座和6.5公里的输水干渠,但因渠道为依靠风积沙堆积高达十多米的高填方渠道,缺乏有效保护而受风蚀填埋影响严重,且因当时工程技术、能力和资金等有限,工程质量不高,因此工程完工后没有使用就被迫废止。

  1988年,为了解决巴彦木仁苏木地区群众的温饱及脱贫致富问题,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责成水利、农业区划办完成了老崖滩灌区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和“阿拉善左旗老崖滩土壤普查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以(89)建字第51号文件“关于老崖扬水灌区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老崖扬水灌溉工程修复扩建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意灌区规划灌溉面积2万亩,提水设计能力为2立方米/秒。1990年3月4日,阿拉善水利处以阿盟水字第23号文件批准了工程预算;1990年4月15日,阿左旗水利局受阿盟水利处的委托,组建了老崖一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正式动工兴建老崖滩扬水灌溉工程。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施工,1990年9月底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通过自治区水利部门的验收。

  老崖滩扬水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土地面积2万亩,设计提水2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5立方米/秒),二级泵站,扬水高度13.22米,装机容量360千瓦,总体设计方案总投资610.93万元,分两期建设。老崖滩一期工程完成投资339万元,改建和维修泵站一座,新建泵站一座;完成干渠土方填筑和水泥板衬砌3.2公里,支渠4.65公里,斗渠土方填筑9.7公里,其中水泥板衬砌8.6公里;渠道建筑物35座,农口103座,完成治沙网格河障182.8万平方米,植树造林2662亩,修筑砂石路面8.8公里,平田整地4660亩。                老崖滩扬水工程的实施,为从根本上改善巴彦木仁地区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崖滩灌区现有4个行政嘎查驻扎,居住人口1600余人,以回族人口为主。现有基本农田7100亩,全部扬黄灌溉,主要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葵花为主,年产量分别为小麦150万公斤,玉米300万公斤,葵花50万公斤。灌区现有大小牲畜1万头(只)。2007年底,老崖滩灌区实现社会总产值1000万元,其中:农牧业总产值完成90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786元。老滩崖灌区于2005年申报为全区绿色无公害农业基地。

  老崖滩灌区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稳固扎实,渠系配套设施完备,新扩建一、二级扬黄泵站装机总容量500KW,可满足2万亩土地农灌用水。交通条件便利,黄河跨河浮桥已于2003年建成通车,河东2公里黑色路面已于2003年铺通,直接连入110国道、包兰铁路,浮桥至老崖滩灌区三级油路也已于2007年铺设完成。通讯便捷,老崖滩灌区程控电话于2002年安装,现有程控电话用户280户,移动、小灵通网络覆盖全老崖滩灌区,宽带也已于2007年接通。老崖滩灌区用电全部由蒙西镇变电站10KV输入,电力供应充足、便捷,农田灌溉执行电价为0.35元/度。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

编辑:
信息来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